《舌尖上的中国》商业启示录

在经历了漫长的等待之后,《舌尖上的中国》第二季终于在 2014 年 4 月 18 日晚首播。对此,网友一片叫好,有人称连看了 5 遍,更有要舔屏幕的笑谈。为何一个美食节目如此成功?《舌尖上的中国》的成功仅仅是带给我们一场视觉盛宴和味觉期待吗?

《舌尖上的中国》商业启示录

一、《舌尖上的中国》是如何成功的?

《舌尖上的中国》导演陈晓卿属于天赋很高的人,他大学学的其实不是导演,而是摄影美学;他拍过士兵,也拍过保姆,对普罗大众有深切的人文关怀;他同时还是个地地道道的吃货,人称美食雷达。这些看似不相关的因素结合起来,便构成了《舌尖上的中国》的灵魂。

我们以刚刚播出的第二季第一集《脚步》为例,看看《舌尖上的中国》是如何成功的。

《舌尖上的中国》商业启示录

(一)唯美的画面

所有被大众喜爱的东西共性是美。韩国明星、超级跑车、苹果手机,这些流行的东西都是首先做到了美。而对影视文化作品更是如此。

《舌尖上的中国》并不是一部风光片,而它在「唯美」上做到了相当高的层次,甚至要超过很多风光片和电影。

《舌尖上的中国》第二季使用索尼 PMW-F55 高清 4K 摄像机拍摄。这款摄像机在单反级别 Super 35mm 的 CMOS 面积上,只放置了 1160 万像素,而且可以用过采样的方式拍摄 2K 视频,每个像素点包含真实 RGB 信息,不需要拜尔排列来猜颜色(各位用的数码设备如果没有过采样,除了适马以外都是要猜颜色的),每种颜色采集到 16bit(48 位色,我们日常用的是 24 位色),有非常好的色彩过渡。

《舌尖上的中国》商业启示录

优秀的设备是拍摄出唯美效果的基础,但是画面还是摄像师拍出来的。在《脚步》中,几乎每一个镜头都体现了摄影美学的构图,开场画面是两分法构图,拍摄天空是三分法构图,拍摄人物大量运用九宫格构图……《脚步》中几乎每一个镜头都可以截图下来充当一部摄影作品。

在后期制作上,为了视觉的漂亮,应该加了不少味精(提升对比度和色彩饱和度),虽然颜色不那么真实,但是视觉唯美的效果是切切实实的达到了。

对于一部美食主题的记录片来说,《脚步》的视觉效果勘称完美。

(二)贴近观众的主题和情感

「饮食男女,人之大欲存焉」,选择美食入手,几乎人人都能看看,谈上几句,因为人人都要吃饭,几乎人人都要做饭。

而在美食主题之下,表现的却不仅仅是美食。在《脚步》中,掩藏在美食之后是大众身边的情感。

为兄弟冒险爬树获取蜂蜜的背后是手足之谊;养蜂夫妻共同劳动,男主人幸福的笑容背后是夫妻之爱;为了女儿的口味花费数年练就的钓鱼绝技背后是舐犊情深;一罐给远行父母准备的鱼酱背后是依恋之情。

《舌尖上的中国》商业启示录

真正打动用户心中最柔软之处的不是美食,而是每个人心中的情感。观众看完之后,不仅有对美食的口水,还有被情感所感动的泪水。

每个人物、每份情感、每种美食都与观众贴合的如此之近。如果跳出影视的圈子,用产品经理的角度来看,《舌尖上的中国》这恰恰是考虑的用户需求,满足了用户体验,其成功是顺理成章的。

二、《舌尖上的中国》的经济帐和启示

《舌尖上的中国》第一季拍摄成本是 450 万元,而仅仅国内仅仅版权收益就超过 1 亿元。海外销售额 226 万美元。在带给观众视觉盛宴和味觉期待的同时,还有巨额的盈利。

《舌尖上的中国》第二季还没有开播,已经有了两个 4000 多万的广告冠名和 1500 万的广告,而版权收益更有望在第一季的基础上大幅提升。

一部贴近大众唯美优秀记录片,成了一座金矿。如果按照 IPO 年利润 20 倍估值的话,如果陈晓卿成立一个记录片拍摄公司去找投资,就要按照 40 亿人民币来估值,有点令人瞠目结舌的意思。

现在天使也好,风投也好,都钟情于各种各样的科技产品,互联网投资。实际上文化产业同样是一座金矿。而且其投入之低,产出之高甚至要超过互联网企业。

现在,各种真真假假的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充斥网络,但是人类的需求其实没有变,作为内容提供者的文化产业未来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并非天方夜谭。

《舌尖上的中国》商业启示录:等您坐沙发呢!

发表评论

您必须 [ 登录 ] 才能发表留言!